天安门自焚真相|“四•二五”上访真相|5099迫害致死案例 |1400例造假
短波收听指南

订阅视频

海外用户可下载明慧广播手机应用
传统文化

【神传文化】(第181集)古诗中的多彩年味

发表日期: 2011年2月11日
节目长度:10分15秒 Get Windows Media Player
在线收听
下载
2,763 KB

2,403 KB
下载方法:按鼠标器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目标文件保存为…”(Save Target As…)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华夏新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馨语在今天的神传文化节目中想跟大家一起品味一番中国古诗词中的多彩年味儿。

华夏文化是神传文化,传统节日形式多种多样,黄历新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历代诗人着力描写的重要内容。传统意义上的黄历新年一般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廿三、廿四的祭灶直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宋朝范成大《祭灶诗》描写祭灶风俗说: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新年活动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这些活动均以祭祀敬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这诗句描写的是扫尘的风俗。
而描写除夕夜通宵不寐,把烛迎新的诗词则非常多。宋代苏轼在《守岁》中写道:“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将除夕夜孩子们欢聚守岁的形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唐代杜审言在《守岁侍宴应制》中写道:“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臣捧御筵。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廷灯烛上熏天”,描写的则是皇宫守岁的盛况。

除夕夜,把烛迎新的时刻,家家爆竹,户户焰火,不绝于耳,气势如虹。古时人们燃放爆竹的目的是驱除邪魔鬼怪,辟邪祈福,迎神等。脍炙人口的爆竹诗有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虽只短短四句,然而城镇乡村燃放爆竹、饮屠苏酒、更换桃符,节庆气氛跃然纸上。

而宋代范成大在《爆竹行》中描述了除夕夜燃放爆竹的过程,也描绘出人们迎新春时的喧闹景象和内心祈祷,《爆竹行》中写到:“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连百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

瞿佑《烟火》一诗,则描写了节日烟花的绚丽多姿:“天花无数月中开,五彩祥云绕绛台。堕地忽惊星彩散,飞空旋作雨声来”

而在此时,漂泊在外、客居他乡,在除夕不能回家与亲友团聚的游子,则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唐代白居易在《除夜》中写道:“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他在《除夜宿洺州》中又写道:“家寄关西住,身为河北游。萧条岁除夜,旅泊在洺州”

新年到了,也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更新,草木复苏。祭神、祭祖、拜年是人神关系、人伦关系的确证,这些仪式也是我们中国文化开端的象征。由于在人类任何一种文化体系之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无疑是信仰,而年节的本质意义在于开端,因此新年本身既是岁月又超越了岁月,所以从除夕开始,也是一种感恩的开始,是一种庆祝的开始,感念天地化育,感念风调雨顺,无论祈福和祝福,人们对天地充满感恩和敬畏,这源于中华民族的精神源头,即“天人合一”。

清代孔尚任在《甲午元旦》中写的:“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这首诗生动细致地描述了新年来临的场景,待第一声鸡啼响起,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拜天地、敬神佛,再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然后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

宋代王十朋在《元日》中写道:“元旦年年见,天涯意故长”、“弟兄互拜处,归去顾成行”,描写出兄弟们互相拜年、共贺新岁的情景。相传唐太宗李世民过年时,曾亲制贺卡,御书“普天同庆”,赐予大臣。此后,这一形式便迅速在民间普及。宋代时已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贴之用。到了明、清,“飞帖拜年”非常流行。

在古代,人们把黄历新年称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是象形字,象征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即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宋代陆游在《已酉元旦》中写道:“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诗里说,一夜的细雨融化了残雪,太阳放晴,将阴天一扫而光,在这清新的日子里,把酒写联,辞旧迎新。

传统年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既有庆祝、喜庆的一面,又有庄严、神圣的一面,这浓浓的年味和文化气息在中华神传文化敬天信神的理念和感恩中,在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中,在教人向善、祈望祥瑞降临的春联、“福”字、年画中,在排山倒海的爆竹声中,在火树银花中,在笙箫鼓乐中,在华夏儿女心灵的深处。

各位听众朋友,今天的神传文化节目就到这里了,希望您喜欢我们这期介绍的古诗中的多彩年味。


文章选自明慧网:古诗中的多彩年味
https://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11/2/5/古诗中的多彩年味-235752.html